?玩具吹塑制品(如塑料玩具車、玩偶配件、中空玩具等)的生產過程對技術要求較高,需兼顧產品質量(安全性、耐用性)、生產效率及成本控制。以下從原料選擇、設備調試、工藝參數控制、質量檢測等方面,
吹塑制品廠家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需注意的核心技術要點:
?

一、原料選擇與預處理技術
原料的性能直接決定玩具的安全性和耐用性,需重點關注以下技術指標:
原料安全性
必須符合玩具安全標準(如歐盟 EN 71、美國 ASTM F963、中國 GB 6675),優先選擇食品級 / 玩具級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 或聚氯乙烯(PVC,需確保無鄰苯二甲酸酯等增塑劑)。
避免使用回收料(尤其是來源不明的再生料),若需添加再生料,比例需≤10%,且需通過重金屬、遷移性物質檢測(如鉛、鎘含量≤0.01%)。
原料加工性能
熔體流動速率(MFR)需適配吹塑工藝:PE 的 MFR 通常為 0.5-5g/10min(低 MFR 適合厚壁制品,高 MFR 適合薄壁玩具);PP 的 MFR 需在 2-10g/10min,確保熔體流動性均勻。
原料需經干燥處理:吸濕性較強的原料(如某些改性 PP)需在 80-100℃下干燥 2-4 小時,避免成型時產生氣泡(影響密封性和外觀)。
二、設備調試與模具技術
吹塑設備和模具的精度直接影響產品尺寸穩定性和表面質量:
設備核心參數調試
擠出機溫度控制:根據原料類型設定分段溫度(如 PE 吹塑:料筒前段 150-170℃,中段 170-190℃,機頭 180-200℃),溫度波動需≤±5℃,避免原料降解(產生異味或黑點)。
螺桿轉速:轉速需與原料流動性匹配(PE 通常 30-60r/min,PP 20-40r/min),過快易導致剪切過熱,過慢則影響生產效率和型坯均勻性。
型坯控制系統:通過伺服電機驅動的壁厚控制器,精確調節型坯不同部位的厚度(如玩具手柄處需加厚,邊緣處減薄),誤差需≤0.1mm,避免局部過薄導致破裂。
模具技術要求
模具精度:型腔尺寸公差需≤±0.2mm(尤其裝配部位,如玩具車輪軸孔),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,確保產品無飛邊、毛刺(避免劃傷兒童)。
排氣設計:模具需開設均勻的排氣槽(深度 0.02-0.05mm),位置對應型坯最后貼合的區域(如玩具凹陷處),防止因排氣不良產生缺料或氣泡。
冷卻系統:水路需均勻分布(間距 30-50mm),冷卻水溫控制在 15-25℃,確保制品冷卻速率一致(避免收縮變形,如玩具外殼翹曲)。
三、吹塑成型工藝參數控制
工藝參數的穩定性是保證產品一致性的核心,需重點監控以下環節:
型坯擠出階段
型坯垂伸控制:型坯長度需與模具高度匹配,垂伸量(型坯自然下垂后的長度變化)≤5%,避免因重力導致型坯上下厚度不均(可通過降低擠出速度或提高熔體黏度改善)。
型坯直徑均勻性:通過調整機頭口模間隙(精度 ±0.01mm),確保型坯圓周方向厚度偏差≤0.05mm(如玩具球需嚴格圓形,偏差過大會導致充氣后變形)。
吹脹與冷卻階段
吹塑壓力:根據制品大小設定(小型玩具 0.2-0.4MPa,大型玩具 0.4-0.6MPa),壓力需穩定(波動≤±0.02MPa),確保型坯完全貼合模具型腔(如玩具表面的花紋、logo 清晰成型)。
吹脹時間:需足夠讓制品定型(通常 3-10 秒),時間過短易導致產品表面發皺,過長則降低生產效率。
冷卻時間:占成型周期的 60%-80%,需確保制品脫模時溫度≤40℃(用紅外測溫儀檢測),避免因冷卻不足導致脫模后收縮(如玩具車外殼尺寸偏差)。
四、產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
玩具作為兒童用品,安全性和耐用性是核心,需通過技術手段嚴格把控:
外觀質量
表面無明顯缺陷:不允許有黑點(直徑>0.5mm)、劃痕(長度>3mm)、氣泡(深度>0.2mm),可通過在線視覺檢測系統(精度 0.1mm)自動篩選不良品。
顏色均勻性:采用色母粒著色時,分散需均勻(無條紋、色斑),色差 ΔE≤2(用色差儀檢測),避免同一批次玩具顏色差異過大。
力學性能
抗沖擊性:通過跌落測試(如從 1.2 米高度跌落 10 次無破裂),厚壁制品(如玩具槍外殼)的沖擊強度(簡支梁缺口)需≥20kJ/m2(PE 材質)。
耐摔性:中空玩具(如充氣玩具)需做氣壓測試(充入 0.1MPa 氣壓,保壓 30 分鐘無泄漏),接縫處強度需≥10N/cm(用拉力機檢測)。
安全細節
無小零件風險:對于 3 歲以下兒童玩具,避免可拆卸小部件(如按鈕、輪子)的拔脫力<90N(用拉力計測試),防止誤吞。
邊緣處理:所有棱角需倒圓(半徑≥0.5mm),用圓角規檢測,避免銳利邊緣劃傷皮膚。
五、生產過程的穩定性控制
工藝參數記錄與追溯
采用PLC 控制系統實時記錄擠出溫度、吹塑壓力、冷卻時間等參數(數據保存至少 3 個月),出現質量問題時可快速追溯原因。
每小時抽取 5 件樣品進行全項檢測(尺寸、外觀、力學性能),形成質量波動曲線(如 X-R 控制圖),及時調整工藝參數(偏差超過 ±3σ 時停機調試)。
設備維護技術
螺桿、機筒每周清理一次(用清機料或高溫降解法),避免原料殘留碳化(產生黑點)。
模具每月拆解保養,清理排氣槽內的雜質,檢查型腔磨損(磨損量>0.1mm 時需修復),確保成型精度。